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昭阳系列 > 正文

昭阳系列盘点云南各州市公共避险场所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13-9-30 14:35:20 人气: 标签:昭阳系列

  一个人群密集、高楼林立的城市,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事件灾害,市民如何防灾避险呢?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并提出到2015年,设市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水、气、电等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

  我省目前建设的应急避险场所情况如何呢?据了解,目前,我省大部分设市城市均有相应应急避难场所、防灾避险公园。

  目前,昆明已完成碧鸡公园等首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且其他区县也有多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开建;楚雄10县市均有避险公共场所;曲靖市中心区有5个功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7.7万人避难

  城市中避险场所建设有哪些要求呢?云南大学生态学博士、建筑学硕士、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教授徐坚介绍,避险公园正确选址是必要的,在整个规划建设中,必须布局有防灾公园、临时避难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可通过合理的服务半径设计,结合现有的公园、绿地广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绿地避险体系。

  避险公园长啥样?

  宝海公园

  完备的昆明绿地避险所

  宝海公园应急避难所位于昆明市东城片区,紧连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毗邻320国道及春城,周围网发达交通便利,毗邻居民区,是目前昆明市最大的城市公园,适合用于城市应急避难,避难场所面积0.8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人临时疏散避难。

  该避难所建设以“平灾结合”为原则,平时不改变公园景观、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功能,只在地震、火灾、大面积煤气泄漏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附近居民能快速疏散到公园中,并得到医疗、物资等方面的基本救助。

  宝海公园应急棚宿区设于面积较大的广场和开阔的树林草坪间。公园内设置了配套应急牌和平面引导图,灾时可指导人群安全有序地进入避难场所。

  供水方面:采用6套市政给水、应急水井供水,应急水井日出水量200立方米。公园内现已铺设3条供水线,18个应急水龙头,分布于公园内的所有棚宿区;公园现有一口热水井,避难时经净化处理后可给避难人员供水,园内景观水经净化消毒后也可使用。

  供电方面:采用3套应急系统,正常时使用市政供电系统;电源中断应急时用一台50千瓦柴油发电机、两台5千瓦移动发电机临时供电。

  垃圾处理方面:分别在棚宿区附近设置6~8个移动垃圾站。

  应急医疗救护中心:设置于宝海公园南部,设有消毒间、急救室、伤员床位和医护人员休息室等,并可存放一定数量的应急医疗救护设备和应急物资。另外,避难所还在公园中部设置医疗救护帐篷。

  输送伤员和物资方面:宝海公园将中部开阔的广场作为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在铺装结实耐用的花岗石地砖作标示符,符合应急时运送急重伤员、输送应急物资的直升机停泊需求。

  避险公园怎么建?

  云大生态学博士、建筑学硕士、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教授徐坚

  避险公园须正确选址 周边不应有过多高楼

  徐坚介绍,避险公园正确选址是必要的。在城市中,应根据城市规模、类型、结构来满足城市防灾减灾等功能需求,在规划设计时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

  从宏观上说,避险公园应有应急水源、应急通信等配套设施。简单而言,避险公园的功能为:1.能够在灾难时为避难者提供基本住宿条件和安全保障;2.在灾难发生时能开展救援、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工作,即使在平时也能进行救援演练和防灾减灾教育培训;3.防止或减轻灾难蔓延,以及附属灾害的影响。

  昆明属人口大于100万的特大型城市,在整个规划建设中,必须布局有防灾公园、临时避难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场所,可通过合理的服务半径设计,结合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绿地避险体系。

  避险公园选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能和各种防灾设施的配置,便于灾时利用,不能建在低洼、烂泥等类似地区。

  昆明避险公园选址应考虑平时功能和避难功能的兼容性。平时功能更注重休闲娱乐作用,但避险公园应考虑其平整性、开阔性,一般而言,公园周边不能有过多高层建筑,公园内部的空间形式、交通流线和一般公园应有区别,景观风格更简洁,更明确,给大家的避难应更明确。

  昆明 2020年建成完备应急保障体系

  根据2011年印发的《昆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昆明建设Ⅰ类避难场所25个、Ⅱ类113个、Ⅲ类450个。

  2011

  完成昆明市防震减灾中心主体建设;

  2011

  截至6月,昆明在宝海公园和月牙塘小区建成两个配套设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8万余人。

  2012

  完成防震减灾中心地震观测井和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并投入使用;

  目前

  昆明已完成碧鸡公园、西华公园、西山区体育场、昆明医科大学、北师大昆明附中、昆三中、西山区实验中学等首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6万平方米的示范性工程建设,其他区县也有多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开建。

  2015

  将基本建成多学科、多手段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城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2020

  工程建筑和设施达到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烈度值,并建成较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

  昭通 昭阳将建13个避难场所

  现状:目前,昭阳区、水富县、巧家县、盐津县建有应急避难场所,其他7县正在加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前期规划。昭阳区望海楼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达到国家Ⅰ类标准),望海公园、昭通市实验中学足球场和校园内空地,凤凰城、凤凰中学、龙泉花园、望海佳园等均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万多人应急安置)。

  特点:应急避难场所与防震减灾、民政、供电等部门、单位联合,一旦发生突发灾害或公共事件就会紧密联手,第一时间转移、救济、安置受灾市民。

  规划:按照《昭阳区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到2015年,昭阳城区将建设包括亭公园、元宝山体育馆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在内的13个避难场所,加上城市部分道及空旷场地,可满足城区市民就近“紧急避险”需要。

  曲靖 5个避难场所可容7.7万人

  现状:目前,曲靖市中心区有5个功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妇女儿童中心广场(面积5000平方米)、珠江源广场(面积平方米)、南城门广场(面积平方米)、白石江公园(面积平方米)、河滨公园(面积平方米),按人均不小于1平方米计算,至少可容纳人避难。另外,马龙县、师县、罗平县也早就有应急避难场所。

  玉溪 目前已建89项人防工程

  现状:玉溪两大避难中心位于城市北面的出水口生态公园(可容纳4.13万人应急避难)和南边高新区的高新科技公园(设计容纳避难人数1.5万人,最高可达3万人)已投入使用,相关设施已基本完备。玉溪于今年8月对红塔区南北大街、凤凰和人民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工程。目前,玉溪共建有89项人防工程,主要是地下停车场和少数地下商场。

  特点:平时是公园,特殊时又是避难场所。

  规划:按照规划,玉溪市应急避难在中心城区现有的11处公共绿地、公园和部分单位空旷场地上,结合避难场所功能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布点规划设计疏散区、疏散线、避难场地3块功能区。

  红河 红河广场可容10万人避难

  现状:蒙自市红河广场(可容纳10万人以上)、南湖广场等;个旧市的金湖文化广场、宝华公园、工人文化宫等;开远市中心的幸福大草原、泸江公园、迎旭广场等处(不包括各大企业、学校、医院等绿化空间,共计可容纳10万人以上),都承担着城市防灾避险公园功能;市湖泉生态园及其周围场地为防灾避险公园(可接纳市内全部人口)。

  特点:主要是防灾避险公园,虽没在旁边挂牌子,但避险完全安全无忧。

  规划:在2004~2020年《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消防、抗震、防洪、人防等都有具体的防灾规划,根据灾害类型的不同专门设置针对性防灾避险场所,结合广场、公园、体育场等空旷场地、防空地下室以及消防站建立灾害发生时的疏散体系。

  周明佳 摄

  楚雄 10县市均有避险公共场所

  现状:各县市的公园、足球场、体育馆都可用于突发事件的避险场所,但具有明显标牌的避险场所并不多,设施完善的专门的避险公园目前正在统筹规划中,只有姚安县的梅葛广场竖立了紧急避险的标牌(能容纳6000人避险)。楚雄市的龙江公园、桃源湖、西山公园等10多个公共场所都可用作公共防灾避险场所。

  特点:9县1市都有可供市民避险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周边高大建筑少,空地多,处于城市居民生活区内,可让市民在突发公共事件后就近避险。

  规划:目前正在统筹规划具有一定规模,水、电、气等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后期将会在现有公园基础上,完善公园在防灾避险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理 城区有37处临时避险场所

  现状:大理市中心城区可作为Ⅰ、Ⅱ、Ⅲ类应急避险场所、正在完善应急避难设施的公园绿地共有8处,可作为临时避险场所的学校运动场、体育场馆、广场共有37处。其中大理全民健身中心广场公园(包含洱海月湿地公园)已建设成为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5万人避难)。

  特点:平时作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场所,自然灾害或公共突发事件时,可作为避难、避险场所使用,实现综合利用。

  规划:大理市人民将于近期颁布《大理市推进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实施方案》,今年12月31日前将首先完成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规划图编制和指向标识牌设置工作。“十二五”内,实现所有乡镇、办事处至少建成1个以上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大理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景洪 新布点避难场所正在完善

  现状:景洪、勐海和勐腊3县市中,除了勐腊县还没有避险场所外,景洪和勐海都修建完善了符合国家要求的避险场所。除了已建成使用的英茂公园成为避险公园外,目前勐海县正在修建的民族广场也规划达到避险公园的所有硬件要求。景洪市的勐泐文化广场、泼水广场和龙舟广场,在投入使用时就已建成了功能完善的避险场所,并悬挂了标识牌。按照《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景洪市将城区的学校列为避险场所,这样就增加到50个避险场所。新布点的避险场所正在完善之中,标识牌还没完全安装完毕。

  文图除署名均由 记者 张勇 任锐刚 申时勋 黄兴鸿 李继升 秦蒙琳 戴振华 陆橙 木晓雯 何瑾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