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天逸系列 > 正文

问政智库王陶陶:百年一战——致命的大国误判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20-7-23 2:49:47 人气: 标签:王天逸王陶陶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其留给后人的印象来说远远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若是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外交经验和教训,对于后世,实乃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

  从1897年到1907年,通过了两次海军扩案,疯狂扩军,这激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面对海军的扩张,英国只有两条出,要么以同样的幅度扩充军备,维持“两强优势”,要么与签署控制海军协定控制双方军备。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最开始倾向于后者,通过谈判与签署海军军备协定海军扩张。

  因此,在1907年之前,尽管英德关系相对良好,但英国依然多次向提出军备的外交提议,但英国的提议遭到了决策层特别是海军界的严重误判。

  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志在通过外交伟大的海军。”而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进一步抽象化,上升为“遏制向世界进军的策略”。很显然,决策层将英国就海军问题的关切,解读为服务于“遏制崛起”这一大战略下的具体手段。作为志在崛起的后发大国,决策层显然将英国彼此海军军备的提议视为对崛起的,这加深了对英国的疑虑。

  事实上,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手段。所以,从1897年到1907年,英国多次关于海军军备的外交提议,其真实的目标就是实现海军军备有效控制,而非。即海军问题和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的手段。

  不过,由于误读并多次了英国的海军提议,英国也逐渐误读了的政策目标。《克劳备忘录》认为,提尔皮茨的海军扩张政策志在摧毁大英帝国,大英帝国不得不倾全力排除这一。

  1914年7月底,决心对法国宣战,威廉二世探询英王乔治对战争的态度,英王宣布将中立。由于施里芬计划(入侵法国的军事计划,取道比利时)打击法国的需要,德军决心入侵比利时。

  高层认为,“英国绝不会为了区区一份条约与开战”(比利时后,英、德、奥、俄、法五大国曾签署条约,其地位不受),但是到了8月2日,当德军入侵比利时之后,英国即对发布了最后通牒,在置之不理后,8月4日两大国进入战争状态。

  事后,首相霍尔维格颇为不解地表示,“英国竟然会为了区区比利时而与开战?”显然,高层在比利时问题上严重低估了英国参战的可能性。

  实际上,假如高层稍微了解一下欧洲地缘史,就会发现,从伊丽莎白女王到威廉三世,再到皮特首相,大英帝国向来将比利时的(或有奥地利帝国这种毫无海上能力的国家掌握)视为其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

  由于比利时扼守着最邻近英国本土的海军港口,一旦英国的敌人掌控比利时,也就意味着一把刺刀顶在英国的脸上,这是其不能的国家利益。因此,当德军进入比利时,安特卫普(英吉利海峡欧洲端最重要的港口)时,就意味着英德进入战争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1870年,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寻求英国的支持,故意泄露了法皇拿破仑三世对自己的私下提议,在提议中,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默许其吞并比利时,这一讯息后,俾斯麦的战争获得了大英帝国的支持,这也注定了拿破仑三世的。令人遗憾的是,俾斯麦的继承者竟然不清楚英国在比利时问题上的关切。

  事实上,与英国在一战前的误判,究其根本,就在于两国决策者在地缘问题上出现了重大思维误区。

  一方面,决策者动辄将具体的问题上升到抽象的原则问题,而原则性问题是不能的,使得两国关系从具体问题的纠纷发展至原则性的对抗;另一方面,双方决策层在面对重大事务抉择时,只考虑己方的战略需要,倾向于高估己方的威慑力,却低估了对方的关切程度。

  最终,海军问题上的具体纠纷发展为英德两国的全面对抗,而比利时问题的严重性的低估则使得战争不可避免。回首往昔,一战的教训何其深刻,后世不可不察。婚外沉沦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