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天逸系列 > 正文

墓地危机绿色殡葬 解困之道在于观念之变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17-11-30 17:02:31 人气: 标签:天逸静园壁葬价格

  3月30日,几名市民在天逸静园·的室内壁葬区内安放亲人的骨灰。 这间安置室大部分的依然空置。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发(丁汀 摄)

  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的接待大厅内着可以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或低价室内壁葬的告示,但两年来前来咨询这项业务的市民寥寥(3月30日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3月29日,市民在上海长桥山庄墓园的传统墓葬区内扫墓。图中传统墓穴的价位是该墓园室外壁葬墓穴价位的十倍。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拼版照片:(左)一名工作人员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的生态节地葬墓园内制作刻有所有安葬者名字的;(右)两名工作人员在深埋骨灰的草坪上种植植被(3月29日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发(丁汀 摄)

  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内新开发的144个花坛节地葬墓地,一年内的销售量不足十个(3月29日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发(丁汀 摄)

  拼版照片:(上)上海长桥山庄墓园的传统墓区内,前来祭奠亲人的市民络绎不绝;而附近的景观式壁葬群内,几乎不见落葬的(下)(3月29日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拼版照片:(上)上海长桥山庄墓园的一处传统墓葬区内已经“满员”;(下)上海最大的室内壁葬墓园——天逸静园·的一间安放室内,落葬的墓穴寥寥无几(3月30日摄)。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3月28日,市民在上海滨海古园墓园的海葬区祭奠亲人。尽管民政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海葬,并给予补贴,但海葬占全部安葬方式的比重依然不足2%。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3月29日,市民在上海长桥山庄墓园的室内壁葬间外驻足。这里的壁葬开设五年多了,多数为免费墓或低价墓,但落葬率依旧不足40%。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3月30日,一名市民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的室统墓葬区内祭拜亲人。这家墓园2008年底开设传统墓葬区,目的在于补贴室内壁葬运营的亏损。

  3月28日,民政部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据了解,上海44座经营性公墓的用地总量为7000亩,迄今已经使用了5000多亩,如果以传统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计算,数年内80%以上的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尴尬局面。为缓解殡葬用地紧张状况,沪上不少墓园近年来大力推广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在上海新开墓区中,有80%是1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墓。另外,壁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更为节地的墓葬方式也都成为各大墓园宣传推广的重点。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位于上海郊区的数家墓园后发现,与园方主推节地葬的满腔热情相比,市民对节地葬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在上海最大的壁葬墓园——天逸静园·,2004年开园至今,八万个室内壁葬仅销售了不足九千穴,园方提供给特殊困难群体的免费,三个月内全市仅有两人咨询;在长桥山庄墓园,一年前打造了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上首家室外景观式壁葬群,一年过去了,3600个仅仅销售了36个;在福寿园海港陵园,144个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花坛节地葬墓穴,一年内的销售也不过一成。与节地墓穴的“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是节地葬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传统墓葬依然受到市民“热捧”。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坦言,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殡葬应成为未来墓葬方式的主流;欲打消目前对节地葬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业内人士认为,节地墓的推广不仅依赖墓园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社会的集体引领,更需要民政部门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政策、标准进行研究,对选择节地葬的市民给予安葬费的补贴或减免,鼓励市民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记者 裴鑫摄

  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将在办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央总、国家习...

  杭州11月28日电题:千年古镇迸发新活力探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肇庆新区将打造一个高端科教服务城,目前已确定有两所高校入驻。肇庆提出,未来要...

  陕西河南将迎下半年初雪南方多阴雨天中国天气网讯预计今(28日)起三天,强冷空气将陆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

  据日本报道,日本高知县日前发生一起银行抢劫案,一名男子手拿菜刀进入银行抢劫,劫走共1000张、总...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上一篇:刘旭阳[人物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