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联想本本 > 正文

百张古婚书婚恋观念变迁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18-3-31 12:07:01 人气: 标签:红本本婚恋免费

  中国江苏网8月14日讯 (记者 张利英)昨日,恰逢七夕,我市婚书收藏爱好者赵名英老人,精心挑选百张古婚书亮相黄山街道梅园社区。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居民争相晒“红本本”,讲述自己的幸福秘笈。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婚书跨越三个世纪,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了婚恋观念的变迁。

  昨日上午9点,在黄山街道梅园社区,我市婚书收藏爱好者赵名英老人,正在将百张古婚书按照年代顺序一一摆放,供居民欣赏。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古婚书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五年,该婚书长约1.1米、宽约40厘米,表色为大红色,底色为桃红色,配以简单木刻画和毛笔字,由于年代久远,折痕处已有些破损。婚书的前后封面印有中国传统的龙、、蝙蝠等吉祥图案,封面中间书有 “龙凤贴”三字,扉页右下角为“忝眷娴弟赵传福熏沐脱帽鞠躬”字样,中间书有 “大硕德顺魁冀三亲翁大人”,即新郎父亲赵传福沐浴,鞠躬向亲家翁以示之礼。中间为主要内容,书有“景丽三春色媚桃源之,盟成两姓朝呈彩凤之笺”等文字,表达“天作之合”之意。结婚时日为大清道光五年阴历3月28日。

  赵名英老人告诉记者,古人结婚并没有正规的结婚证,有条件都需要婚书之类的来证明。这也是他们的婚约被社会承认的一个手段。形式上为红纸墨书,一般结婚前要写好,婚后就放在装嫁妆的箱子底下,极其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作品中还有两张清嘉庆年间的结婚役单,分别为娶新人役单和迎新人役单,详细记载迎娶新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数分配。“役单与现代结婚中的执事单相同,该份役单涉及百余人,可见这是一个大户人家。”赵名英老人表示。

  据了解,赵名英老人收藏的婚书中,最早可到清乾隆时期,最大的婚书为一张嘉庆年间的婚书,长约1.15米、宽约0.55米。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百张婚书是从近2000张婚书藏品中精心挑选而来,涵盖清末、、新中国至上世纪80年代三个时期,前后跨越三个世纪。相比清末婚书的庄重,时期的婚书显得富贵而喜庆,配图上除了鸳鸯、龙凤、喜鹊等动物外,牡丹、梅花、石榴、葡萄等寓意吉祥的植物也应有尽有。从内容上看,婚书上都会注明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和主婚人的姓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使用的新式结婚证上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婚证书的基本内容各地大致相同,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在式样、图案、大小、颜色上不完全相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结婚证书像“状”,“喜”字周围是用牡丹、石榴、稻穗、白鸽组成的图案,象征吉祥喜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时期,结婚证上的图案有工厂、农村、国旗和像等。

  赵名英老人告诉记者,通过收藏和研究这些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他发现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还共同了从古至今婚恋观念的变迁,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比如,旧时代婚书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写有结婚男女的生辰八字。这主要是因为旧时代婚姻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当时男女双方的婚姻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经媒人说合,讲究双方生辰八字般配。相反,婚姻双方的自主意愿并未能得到体现。到了时期,统一印制的结婚证开始出现,行为也开始得到了体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婚书开始有“婚姻自主”、“自愿结婚”等字样;时期,意味比较浓厚,语录成为结婚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后,原来状一样的结婚证书也逐渐变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红本本”了,结婚证更加强调夫妻双方的和义务。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4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