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联想本本 > 正文

红”到“红本本” 小岗在上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18-5-23 2:05:55 人气: 标签:红本本是什么意思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庄,但历史却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1978年一个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纸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指印,分田到户搞“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的序幕。这里也被习总称为“中国农村的主要发源地”。一晃四十年,小岗村的“大包干”也和着中国的脉动,进入了不惑之年。

  小岗村18位农民的“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完成每户的全年和。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翻拍自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如果仅从村貌上看,这个村与中国其他村并无二致,整齐划一的二层楼房,环绕村舍的绿油油小麦、金黄的油菜花,奔跑的孩子,坐在屋前长椅上晒太阳的老妇。

  但是,如果细心观察,还是会发现很多的与众不同:这里的村口装上了红绿灯,有执勤;这里的马上有穿着统一的环卫工,洒水车放着音乐驶过;这里有的大鼻子校车,有、有,有来自各地的访问团和游客,还有无处不在的领导人视察时的巨幅照片。

  这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庄,但历史却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1978年一个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纸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指印,分田到户搞“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的序幕。这里也被习总称为“中国农村的主要发源地”。

  小岗村的核心区贯穿了一条叫友谊大道的主街。笔直宽敞的马两边,是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的小楼,农家乐、农村电商等招牌随处可见。“金昌食府”、“大包干菜馆”、“红超市”等名字,都是延续至今的历史痕迹。

  74岁的严立华开起了“红”系列的农家乐和超市。严立华说,40年前,这里就是一个20户的小生产队,是土,房子是茅草建的。就是在他家的茅草房内,18个农民义无反顾地按下了红。

  严立华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出嫁了,小儿子在村里的游客服务中心开观光车,每月挣2000多块钱,儿媳在家开农家乐。他平时负责接送孙辈上学。虽然学校离家就一条马,但现在马上的车越来越多,不放心。

  严立华在十六七岁时成了孤儿。“父母、爷爷、三个兄弟,6口人饿死了5口,就剩我自己活了下来,当时小岗一共饿死了60多口人”,严立华说,为了有碗饱饭吃,大家才冒着搞起了大包干。

  70岁的严宏昌是大包干的主要召集人。严宏昌说,生产队时,大家都没有积极性,“种二十,收十八,不用镰刀上手拔”,一亩地就收个二十来斤,从来没完成过国家的交粮任务,可大包干后,一亩地产的粮食顶原来的二十亩,一年还了近20年的欠账。

  严宏昌给两个儿子都盖了三层的小楼,他说,以前盖个大瓦房都是最大的梦想,现在丰衣足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那时候人人都要过饭。”今年50岁的严德武是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的二儿子,在严德武记忆中,他从9岁起就跟着奶奶、姑父去要饭,挤火车往南走,“芋头,剩饼,要够一麻袋就回来晒干了吃。”

  大包干后,严德武明显感到了父母的辛劳,“真是起早贪黑地干,我从小是被当女儿养的,10岁就开始做饭,送饭到地头给父母。”

  “一年越过温饱线年没过富裕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多年,小岗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因为粮食产量的大范围提高,卖粮越来越难,粮食价格降低,换不成“现钱”,“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但是光靠种地只能解决了温饱,富不起来。”

  2006年,时任小岗村第一沈浩开会动员村民流转一部分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招商引资办工业、开发旅游业出让“地盘”。他告诉大家,只有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个理了。但在当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要收回个人承包的土地,顾虑重重。

  村民们回忆,当时反对的声音很激烈,最大的反对声就来自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会刚开起来,好几个大包干带头人就悄无声息地退场了。

  对这些大包干带头人来说,当年的创举让他们获得了无比的荣耀,他们对分田到户有着浓重的情结。有带头人说:“过去冒险分了田,现在却要回到大集体,这不是搞倒退吗?”

  严金昌记得,当时沈浩挨家挨户做工作,说土地流转不是卖地,只是流转了经营权,承包权永远是咱们农民的。

  严金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还种地,每亩地种上“一麦一豆”,除去化肥、农药、农膜外,每亩地年收入不到1000元,碰灾减产,就更收不上钱。而土地流转后,每亩土地一年可获得800元的租金,首先这收入就没减少。“土地转出去了,家里的劳动力都解放了,还能干点别的。”

  2008年,关友江在全村开了第一家农家乐大包干菜馆,儿子儿媳从务农改为经营菜馆,关友江说,现在一年十几万的收入是没跑的了。

  给农民流转土地吃下“定心丸”的是土地确权。作为安徽省首批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之一,小岗全面完成1.36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证书875本,发证率达100%。

  严金昌等人都领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拿到这个红本本,流转更放心了。”据统计,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8932.88亩,占全村可耕土地面积的65.7%,其中规模流转6841.88亩。

  55岁的程夕兵是村里有名的“种粮大户”,目前种着590多亩地。除了自家20亩,其他都是流转来的。程夕兵说,他一开始只是帮外出务工的邻居代种,后来发现机械化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就主动流转,租用村民的地。

  程夕兵现在又搞起了农机大院,和别人一起入股了十几台农用机械,上了三台烘干设备,还准备建一个育秧室和米厂。

  程夕兵算了一笔账:没有烘干设备之前,水稻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卖给个体粮贩,一斤水稻1块2;上了烘干机,烘干过的水稻就可以卖给国家粮库,一斤可以多卖一毛多钱。

  程夕兵说,他更长远的设想是,从粮食种植、烘干、加工,再到消费者的餐桌,“打造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放心粮”。

  “习总两年前考察小岗时说,不让种粮的人吃亏。现在十九大又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心里更有底了,一定要好好干,有个好收成。”

  小岗村党委委员严余山是“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儿子。46岁的严余山在外打拼多年,2014年他辞掉了收入颇丰的工作,心投入家乡发展。

  在严余山话语中,不时出现“共享经济”、“信任体系”、“内生动力”、“物联网”等当下时髦的词汇。他在家里开了个礼品店,也兼为村民收送快递。礼品店主要售卖融入大包干元素的工艺品,“大多数是靠网店销售,都是自己设计的,有小岗文化在里面。”

  严余山说,他做的电商平台现在每年能有十几万元收入。他还组建了一个40多人的“青年农民创业交流群”,除了线流,也定期组织大家出去学习别人的现代化农业,共同营造创业氛围。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的儿子关正景,是这个交流群中比较活跃的一位。关正景并不反感“包二代”这个称谓,“既然是包二代,也要有大包干,敢想敢干。”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有7个孩子,除了小女儿嫁到江苏,其他6个都回到村里发展。他掰着指头告诉记者:“老大、老五、老六开饭店,老二开超市、老三开浴室,老四是女儿,现在一家子跟着老五干。”

  二儿子严德武曾辗转江苏、福建、浙江等地打工,十几年前回到村里,和父亲一起,开起了全村第一家超市,300块钱本钱开个小店,卖些油盐酱醋,也卖些肥料种子。

  “那时穷人还多,不少人赊账,后来日子好起来了,一些赊账我们也不要了”,严德武说,现在,超市每年毛利润十几万。

  不忙时,严德武和妻子会到弟弟严德双的“金昌食府”帮忙。那儿中午食客最多的时候,得有6口铁锅同时炖菜、炒菜。

  曾在张家港打工的姐姐严德凤,前些年也被叫回来在金昌食府帮忙。夫妇俩现在挣上了弟弟开的工资,问及金额,严德凤很不好意思:“每月至少5000块吧。”

  本文来源于ipfs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